每次去伦敦科学博物馆都有新体验。“Magic lantern”让你动手,“Big data in our lives”告诉你生活中的大数据。可惜的是LaunchPad变成WonderLab,需买门票了。
“Magic lantern”活动是让小孩做幻灯。给每个小孩发一份材料和说明(instruction),让小孩做一个纸盒子,还有搭一个小电路让小电珠亮起来,再在纸片上挖出小汽车或小飞机或小动物的形状(窗口),小电珠的光透过窗口照到墙上就显出影子。如果是小汽车,你让“灯笼”沿着墙壁走,就好象小汽车在开。
而在Antenna区展出的“Big data in our lives”则让你了解生活中各种各样的“大数据”。比如你坐地铁的信息被交通公司收集研究你上班/上学规则,上网的信息被Facebook等公司收集研究你的喜好。现场还有一个“Your face is data”的实验,就是根据你的脸型判断你的年龄、性别和是否高兴。可惜结果看起来挺不准确,45岁的被估为25岁;男孩的性别被估为女性;让田田和洋洋最不高兴的是她俩被估为33岁和40岁,还说她们的“笑脸”是很不高兴的表情。田田说这下我是真的很不高兴了。我问田田什么方法可以让这个测试精确度得到提高,经过提醒她知道只有收集反馈信息才能判断得越来越准确。不过估计在英国年龄属于敏感信息,不能随便问你要这个信息,操作起来有点麻烦。
科学博物馆目前还有Robot(机器人)展出,据说是复制英国第一个机器人Eric。田田最近对“Dash & Dot”(可以编程的“机器人”)感兴趣。我还以为她会对机器人展出有兴趣,可她说不要看,我也一下没找到这个机器人,只得作罢。还有“会喝脏水”的“机器人”,可惜没看到现场演示(工作人员在修那个“机器人”)。
洋洋要求各个楼层都逛逛,“Information age”展示了通讯的历史,从砖头一样厚的手机到小卖店的电话服务,再到现代卫星通讯。逛到三楼的WonderLab发现是以前的LauchPad改建的,只是现在要收费了。
总得来说科学博物馆很不错,虽然有些地方收费,但不收费的地方也有很多展览和活动。建议每年去个两三次,大人小孩都能多长见识。
附: WonderLab门票大人8英镑,小孩6英镑。如果经常去,买年票比较合算,大人14英镑,小孩10英镑。
火车票:从我们镇去伦敦快车25分钟,大人非高峰期天票12.1英镑,包伦敦地铁(off peak travel card)则是18.6英镑,挺贵的。好在(随大人一起坐车的)小孩票便宜,只要2英镑(小孩5岁开始坐火车要买票),包伦敦地铁(小孩11岁开始坐伦敦地铁要买票)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