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&A博物馆的“中国古代名画展”今天是最后一天,为了给这个展览划上圆满的句号,博物馆举办了中国文化节:剪纸,国画以及文艺演出(“Chinese Festival: Paper, Painting and Performance”)。田田郑重其事地穿上了旗袍去参加这个文化节。
活动内容还挺多的,从中午十二点到下午五点共有二十多个节目。我们一点左右到,田田和洋洋从这个活动跑到那个活动,一直玩到五点多博物馆关门。田田说她最喜欢的是做风筝(Make a Decorative Kite),其次是数字龙(Digital Kids: Digital Dragons)。洋洋最喜欢的是做手工。除了做风筝,田田和洋洋还做了京剧脸谱(Create a Chinese Opera Mask),设计了中国礼服(Design a Chinese Robe)。
手工之外,田田试了毛笔字,临摹了不同字体的“福”字。何说组织的人还想得挺好的:把作模板的毛笔字装在透明塑料封套里,再把薄的纸放在塑料封套上面临摹就不会弄脏/坏了模板。洋洋我则带她去听了杨雪菲的吉他演奏,因为洋洋正开始学吉他。这个表演的票已经订光了(虽然票是免费,但要预订),因为我们有V&A的会员卡,我带着试试的心态去问如果有人没来可不可以让我们进去看。结果服务人员让我们优先进了,没让我们排队等。
还有些音乐或舞蹈或折纸或游戏的活动,我们没来得及参加。画画,因为只是观看没得参与,田田和洋洋都不感兴趣。
最后去了博物馆的花园,依据“桃花源记”设计,有一些花儿,看不出是真的还是假的。
总之,活动多,只有半天觉得时间很紧。每个活动都有很多人,据说“中国古代名画展”今天挤满了人。不知是名画展推动了中国文化节,还是中国文化节带来了看画展的人。
这个中国文化节的活动太有意义了。面具是孩子们自己做的啊?真漂亮!
面具是小孩自己做的。这个中国文化节可以动手的活动挺多,她们就喜欢能参与的活动。
[…] 为了庆祝春节,周末我们这个镇十来家中国人聚会。除了吃喝,也给小朋友准备了些节目。我们家准备了描毛笔字,方法是从V&A中国文化节学来的。我们有一些彩色的薄纸,何还把家里仅有的一点宣纸也贡献出来。吃完午饭我们就摆开了摊子,小朋友们各自都描了几个字。 […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