田田学中文已经有一段时间了,从2009年夏天(田田四岁半)开始,我妈用上海的一年级(上册)课本教她,田田会几百个汉字,后来没坚持下来。断断续续学中文,学了忘,忘了学。我们还买了“六一啊喔鹅”识字软件,让她每天看/学十个字,一段时间后她不要看了。我还奖励田田写一个汉字(写十遍)10p钱,一开头她对钱的奖励挺有劲,但后来钱也不要了,不写了。约定她学会多少字给她买她想要的iPad,去中国旅游。但所有这些都不能长久。
我想给田田找个中文教材,要轻松有趣些。知道暨南大学有两套小孩学中文的教材,一套叫《中文》,一套叫《汉语》,比较了一下,《汉语》比较难,第一册的练习一上来就是读拼音(仅凭拼音要写出汉字),连我都看得头痛,更别说没什么汉语基础的小孩。而《中文》的练习则更结合玩,比如第一课学的是数字“一”到“十”加上“百”字,练习题就有将数字按顺序连起来形成一个五角星图案。每课会让小孩按笔画写汉字,数数汉字笔画,将汉字与图形连一连,加减笔画组成别的汉字,组词,看图写字等。每一课有五天的练习,从“星期一”到“星期五”,每天的练习不用十分钟就可以做完。这样我周末让田田学主课,然后星期一到星期五让她自己做练习。最后一题是让小孩读读课文,家长给评分。我会让田田给自己画几个小红花奖励她。这样虽然进度不是很快,但学得很扎实。而且负担不重,小孩又学又玩,兴趣能保持长一些。田田现在已经学了五课了。洋洋也跟着做“游戏”,不过对洋洋我没要求她每天做,她兴致来了,做点。不过洋洋的目标是“比姐姐认识更多的汉字”,她天天叫我给她读中文故事书。
这套《中文》教材一共有12册,每册12课。课外练习也有12册,还有教师用书,不过我没看教师用书。我想只要田田每天多认识字了,我的目的就达到了。
今天偶然再上暨南大学网站看,发现对《中文》的介绍是“为欧美地区周末制中文学校的华裔小学生学习中文而编写的”;对《汉语》的介绍是“供亚洲地区的全日制华文学校使用”。看来《中文》的确更适合我们,因为我们周末可以花更多时间,也因为课文与练习编排更象英国这边的教学方式,注重学习的乐趣。
《中文》教材可以在网上下载pdf文件,《汉语》多媒体光盘目前已停止发行,修订版光盘正在制作中。
暨南大学除了《中文》和《汉语》,还有《说话》,《幼儿汉语》,《汉语拼音》等教材,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看看。
后记(2020年2月22日):“暨南大学”网站现在叫“中国华文教育网”
- 华文教材下载:http://www.hwjyw.com/textbook/jcxz.shtml
- 《中文》多媒体教学光盘下载:ttp://www.hwjyw.com/hwjc/content/2012/02/27/23685.shtml
好介绍。我有空也要好好补课。惭愧惭愧。
在国外的小孩学中文需要两个方面结合才最终有效,一是家长有时间陪着逼着,二是家长渊博,能有层出不穷的有趣东西告诉孩子,引发好奇心,变得自己喜欢中文。能不能掌握了解中国文化,最终全看个人的兴趣。
中国人学英文是经济形势逼迫,要是中国是美国,有几个人会去学英文。
我们觉得中文博大精深,可老外看就像中国人听西方歌剧,哪里美?不晓得耶。
中国那么盛行英文学习努力了解西方,大家学了也还是中国心,也少有人能体会到英文的情怀。
这事难哪
中文?真的很难学吗?我发现还好啊,或者本来就是中国人的缘故,没感觉……
看博客的名字10year,忽然想起来我小学时,邻居小朋友妈妈得了一样的病,现在带着孙子满街跑,买菜做饭,啥也不耽误 一——
多谢课本信息。
感谢中文学习信息, 我一直关注您的博客,妈妈好棒啊,要想您学习
信息有用就好。谢谢你关注我的博客!
[…] 上星期六,田田和洋洋开始了中文课,上的是“中文”教材第一课,数字一至十以及百。于是我找了一些包含数字的成语和诗词,希望借此激发她们的兴趣,同时也增加对中国文化的了解。其中《成语故事动画版365篇》挺不错的。在youtube上有个叫“动画成语故事”的放了好多集,其中数字成语有“一箭双雕”, “此地无银三百两”, “百闻不如一见”,“朝三暮四”,” 孟母三迁”, “一字千金”, “南柯一梦”和“功亏一篑”。 […]
《中文》多媒体教学光盘下载地址:
http://www.hwjyw.com/hwjc/content/2012/02/27/23685.shtml